乔骄

2013-11-03

 

乔娇同学的朗读是中国学生朗读中较为典型的,语音语调基本正确,尤为突出的是意群掌握的比较好,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有很大的提高。

但也有比较突出的问题。由于受汉语发音的影响,也就是母语的影响,在此朗读材料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很多,尤其体现在元音上。中国学生常常把汉语中没有的英语音/ɔ/、/i/、/ʌ/、/u/、/iə/、/æ/等发成类似的其实是不同的汉语拼音音。如乔娇在朗读第38篇“Why It Means Take Your Medicine”文章中一些单词发音的负迁移现象:

Back中的a发成汉语拼音的ai音,而不是英语的/æ/音;

Represent中的头一个元音发成汉语拼音的ei音,而不是英语的/e/音;

See中的ee发成汉语拼音的ei音,而不是英语的/i:/音;

Letter中第一个音节中的e发成汉语拼音的ai音,而不是英语的/e/音;

God中的o发成汉语拼音的ou音,而不是英语的/ɔ/音;

Year中的双元音发成介于汉语拼音的ē和英语的/ə:/,而不是英语的/iə/音;

Sick中的i发成汉语拼音的ei音,而不是英语的短元音/i/音。

  再有,因汉语中没有鼻音,英语中的音/ŋ/的音就没有发出来,如long一词的尾音。

  可能她来自南方,所以混淆了/n/音和/r/音,如把now读成/rau/而不是/nau/。

  还有望词生音的现象,把字母直接当做音标来读,如pre1111ion中的第一个音节中的e应读成/i/而不是/e/; protect中的o读成/ɔ/而不是/ə/; Thoth中的第一个Th中的h是不发音的,而她读成/θ/的音。

  也有尾音漏读的现象。一是不要认为读快点省掉尾音没关系,二是不要以为汉语中省掉尾音不太影响意义的传达,英语也会是这样。英语绝不是这样。如果省掉一些尾音,读出的音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词,或者词性发生了变化,或者语态发生了变化,意思完全就变了或因不符合语法而让听者无法理解,达不到沟通信息的目的。如painted中的ed尾音/id/没有发出来;used中的ed尾音/d/没有发出来;suffering中的ing尾音/iŋ/没有发出来。

一般的语调规则还不是很熟练。如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disease, suffering and evil. 其中连续列举的disease, suffering and evil应为升升降调,而她读成降升降调。可能读到disease时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列举,原以为到disease意义便表达完了,后发现还有两个列举的意义,suffering和evil。所以在朗读时看的速度要比读的速度略微超前一些。

由于缺乏明显的句子重音及感情语气的投入,朗读的感情色彩没有体现出来,从而影响了意义传达的效果。如He was attacked by Seth, the demon of evil. demon of evil中的demon 要重读,而且语气上要渲染一下,of evil要弱读,这样才能把意义和韵味同时表达出来,朗读也更生动。而不是平平的,不分重音和弱读。汉语的语调讲究字正腔圆,但这不能负迁移到英语的语调中。

总之,朗读是为了有效地传情达意,把朗读者的理解传递给听者。清晰、流畅、富有美感的朗读的最好方法还是多听并多模仿。


010-62519536

waiyuruc@ruc.edu.cn

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,100872

微信公众号